2022年6月15日上午新疆区考面试题
第1题:
近年来,各种网络评比活动非常多,有些地方甚至以此作为基层工作考核评价的方式要求基层公务员参与,还下发通知要求投票、转发、点赞,基层干部不得不发动亲友上网投票、点赞,过于频繁的评比活动过度牵扯了基层干部的精力,成为一种负担。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在疫情影响下,很多在校大学生不同程度会感觉到心理上的压抑感,为扎实做好校园疫情防控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准备组织一场线上讲座,以缓解学生们的心理压力。由你负责,你会怎么组织?
第3题:
领导安排你和一位同事都写了同一项目的投标书,在完成之后,你和同事都认为自己写得更好,向领导汇报时也互不相让,此时,你会怎么办?
第4题:
在单位的一次表彰大会中,你忽然发现投屏到大屏幕上的内容有错别字,而此时参与人员都在看着大屏幕,作为会议组织者,你会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社会现象类题目。需要考生根据频繁评比增加基层压力的社会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下面结合题目进行具体分析:
审题点1:“近年来,各种网络评比活动非常多,有些地方甚至以此作为基层工作考核评价的方式要求基层公务员参与,还下发通知要求投票、转发、点赞”
此处为事件背景。网络评比本意是通过评选的方式,鼓励先进、鞭策后者、推动工作,但有些地方却通过纳入考核范围、强制要求等方式,让本来是好事的网络评比走歪了,是不可取的行为,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可以首先表明对这一行为的否定态度,并利用主体分析的方式,分析该做法会给评比本身、对基层公务员,以及政府工作等方面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例如:违背了评比的公平性、增加了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负担、滋生形式主义问题等。
审题点2:“基层干部不得不发动亲友上网投票、点赞,过于频繁的评比活动过度牵扯了基层干部的精力,成为一种负”
这里是对过度网络评比给基层公务员带来影响的进一步阐述,再次证明了这种强制投票的不妥。在这里考生可以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网络评比的不良现象。一方面,从网络这个平台上来看,网络评比本身就存在很多技术缺陷,例如无法精准识别刷票、重复投票等作弊行为,这也就为强制投票提供了沃土;另一方面,从制定要求的政府部门来看,个别地方政府存在滥用考核评价权力的行为,动辄就纳入考核范围。甚至从整个评比过程来看,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既没有合理的投诉举报渠道,也没有针对形式主义评比的惩戒措施,所以也才让这种现象屡禁不止。因此,考生在作答时可以分别从平台漏洞、地方过度滥用两个方面分析事件的成因。并根据问题原因,通过技术监控补足网络评比的漏洞,明确纳入考核范围的内容清单,杜绝权力滥用,以及加强评比过程监管等,有效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开篇否定这种形式主义的网络评选,并从有失公平、增加负担、加重形式主义等角度简要分析其危害;其次分别从网络平台漏洞、权力过度滥用、缺少有效监管三个方面分析事件的原因;最后,从完善技术、明确考核清单、加强过程监管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参考答案
随着互联网+政务的快速发展,开展网络评选本意是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而开展的活动。但却在评选的过程中出现了强制要求投票、转发、点赞等走偏行为。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首先,不规范不严谨的网络评选不仅违背了比赛“公平性”的基本原则,更是在强制要求、纳入考核的做法下,增加了基层公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使网络评比变成了形式主义大赛,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我看来网络评比的走偏也并不是偶然。
第一,评选技术上的缺陷为评比的走偏提供了机会。网络虽然为评比提供了平台,但在投票的过程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技术监控和识别能力,致使刷屏、重复投票等情况泛滥,而这也让参与评选的地方和单位有了可以作弊的可能。
第二,权力的过度滥用加剧了走偏评选的出现。个别地方政府不考虑当地工作实际,为了达到自身的逐利目的,动辄就将各种要求纳入到考核范围中去,甚至在考核评价中赋予网络投票过高的权重,进而也使得此类现象频频发生。
第三,监管的缺位也放任了网络评选的持续走偏。在评选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甚至对已发现的不规范投票也没有及时的制止和惩戒,这也就使得走偏的网络评选更加有恃无恐。
因此,要想清理并规范网络评比活动,我们应该多措并举,标本兼治。
一是科技赋能,挤掉评比水分。通过设置实名制投票条件,采用异常数据监控、提醒、锁票,以及地理位置限制等防作弊手段,让刷票、重复投票等作弊行为无所遁形,进而使评比回归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