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题

204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89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A2、B3、A4、B5、C6、D7、A8、D9、B10、A11、A12、C13、C14、C15、D16、A17、B18、A19、B20、D21、C22、A23、C24、B25、D
https://www.lasee.net/d/file/jiaoshi/2023shangjiaoshigaozhonglishi.docx[/reply]
1
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材料表明,天子、诸侯、大夫都有自己的领地,这显然是体现的 “ 授土授人民 ” 的分封制,A 项正确。
B 项:礼乐制度强调的是贵族仪式等级和行为规范,与材料无关,B 项错误;
C 项:井田制是早期的土地国有制度,材料并未涉及土地所有制问题,C 项错误;
D 项:郡县制萌芽于春秋战国,秦朝时才在全国推行,D 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A。
2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材料中,该学派强调 “ 礼乐 ”、“ 和谐 ”、“ 群物有别 ”,这符合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制度、等级、强调和谐的特点,B 项正确。
道家提倡清静无为、墨家提倡 “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等、法家提倡以法治国,建立集权统治,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的理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3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商鞅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秦国的变法中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法家认为,“ 本业 ” 是农业,“ 末业 ” 是工商业,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不限制工商业发展,就会让人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故而要重本抑末,打击工商业。A 项正确。
B 项:铸币业仅是工商业中的一个细分行业,B 项不全面,排除。
C、D 两项:畜牧业、渔业都不算工商业,C、D 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4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表明,“ 魏主 ” 认为自己的先祖来自黄帝,故姓拓跋,现改为元。这显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 “ 改汉姓 ” 内容,B 项正确。
A 项:魏文侯姓魏,而不姓拓跋,也不姓元,A 项错误;
C 项:魏征是唐代大臣,且姓魏,C 项错误;
D 项:曹魏权臣司马昭姓司马,D 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B。
5
本题考查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材料中提到的古代赋税制度在唐朝中后期发生的重要变化是两税法。“ 约法省禁 ”“ 轻田租 ” 是汉初休养生息的内容,排除 A 项;“ 若不役,则收其佣 ” 是隋唐时期的输庸代役,而唐朝中后期租庸调制已经崩溃,B 项错误;两税法的内容之一是 “ 量出为入 ”,且每年夏秋征税两次,C 项符合;D 项是清朝康熙时期颁布的政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6
本题考查辽的政治制度。材料描述了一种契丹特色的制度,这种制度下,主管契丹事务的大臣称契丹官,“ 北枢密 ”“ 北宰相 ”,主管原汉族聚集地带事务的官称汉官,“ 南宰相 ”“ 南枢密 ”,这显然是描述辽(契丹)的南北面官制,D 项正确。
A 项:秦的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A 项错误;
B 项:魏晋的九品中正制是一种选官制度,B 项错误;
C 项: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C 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D。
7
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材料显示,汉唐时期,北方农业还有一定技术优势,唐宋时期,南方技术后来居上,到了明清时期,南方的优势已经非常巩固,这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A 项正确。
B 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南北方优势变动情况,而非强调差距大小,B 项错误;
C 项:明清时期,北方并没有长期战乱,C 项错误;
D 项:肥料技术的对比不能反映自然条件的优劣,D 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A。
8
本题考查近代列强的侵华史实。材料显示,通过该条约,中俄两国划定以兴凯湖、乌苏里江为界,俄国得以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这是 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的内容,D 项正确。
A 项:《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并未大片割地,A 项错误;
B 项:《瑷珲条约》的割地范围主要在黑龙江以北,B 项错误;
C 项:《伊犁条约》割地范围主要在新疆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一带,C 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D。
9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在平壤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清军将领是左宝贵,B 项正确。
A 项:叶志超是平壤战役时的清军主帅,但他并未英勇牺牲,而是选择了临阵逃跑,A 项错误。
C、D 两项:邓世昌、林永升都是在海战中牺牲的,C、D 两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10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表明,在北大率先招收女学生后,又有七所学校效仿,而 1920 年是新文化运动期间,北大又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因此可以说明,新文化运动促进了观念革新,A 项正确。
B 项:材料中北大的行为并非奉了北洋政府的指令,且北洋军阀政府向来以腐败无能著称,并不重视女性教育,B 项错误。
C 项:材料和国民革命运动无关,且国民革命运动发生在 1924-1927 年,C 项错误。
D 项:材料仅能反映知识分子对女性的接纳度提高,男女平等深入人心的说法过于夸大且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D 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A。

正文完
 0
龙少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龙少 于2024-03-08发表,共计1890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