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19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第 1 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过现代人才学中的一个理论,叫 “ 蓄电池理论 ”,意思就是说,现代的人才当中,一辈子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要做一块高效能的蓄电池,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够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作为年轻人,请谈谈你的理解。
第 2 题:
某小区发生火灾,现场居民和消防员一起扑火,把火扑灭了。上级领导想要宣传此事,想要留痕材料,但是并没有照片。有群众抱怨称:“ 当时情况紧急,哪儿来得及拍照片儿。”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第 1 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领导人讲话类的态度观点题。根据题干,需要准确理解 “ 蓄电池 ” 的内涵,把握如何 “ 蓄电 ” 和 “ 释放能量 ”,进而理清作答思路。具体如何作答,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地分析。
审题点 1:“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过现代人才学中的一个理论,叫 ‘ 蓄电池理论 ’,意思就是说,现代的人才当中,一辈子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要做一块高效能的蓄电池,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够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
此处为总体观点。总书记在这里提到的 “ 蓄电池理论 ”,是现代人才学中的一个理论,提示该理论与人才相关。如果仅从字面理解,“ 蓄电池 ” 包含了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对此,题干中给出了明确解释,只有不间断地 “ 蓄电 ”,才能够持续的 “ 放电 ”,才是高效能的电池。结合 “ 人才 ” 这一主题词就很容易理解该理论的具体内涵,所谓 “ 蓄电 ”“ 充电 ” 是指学习、汲取知识,而 “ 放电 ”“ 释放能量 ” 就是指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一辈子只充一次电的时代过去了 ”,提示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接受新鲜事物,这样才可以做到与时俱进、持续地为社会做贡献。因此,总书记提及的这一理论,核心是告诉我们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要努力学以致用、始终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审题点 2:“ 作为年轻人,请谈谈你的理解 ”
此处为作答要求。“ 谈谈你的理解 ”,是典型的态度观点题的问法,作答思路比较明确。这里特别点到 “ 作为年轻人 ”,因此要更多从年轻人的视角展开分析论述。结合审题点 1,对于总书记的观点,我们的态度是鲜明的,这是我们的行动指引。基于此,可着重分析其现实意义。时代瞬息万变,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只有保持 “ 充电 ” 学习的劲头,才能够与时俱进,确保思想认识、个人能力始终 “ 在线 ”。从对立的角度来看,如果认为学习是一次性的事,觉得 “ 充电一次就够了 ”,这是典型的 “ 思想僵化 ”,长此以往必然成为井底之蛙,也难以胜任工作。当然,“ 高效能 ” 的电池不仅要 “ 充电 ”,也要 “ 放电 ”,因此我们不仅要勤于 “ 充电 ”,更要善于 “ 放电 ”,也就是要保持 “ 活到老、学到老 ” 的劲头,要切实把自身所学融会贯通到工作实践中,防止学用脱节和知行 “ 两张皮 ”。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为:首先,亮明观点,着重阐述对题干观点的态度;其次,影响分析,着重阐述其现实必要性;最后,行动举措,着重阐述个人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