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2日天津市河北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0.8分,共25题,共20分
1
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间和相互关系,这就是( )。
A、课的类型
B、课的程序
C、课的结构
D、课的步骤
2
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 )。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中庸》
3
下列属于专门心智技能的是( )。
A、体操
B、绘画
C、观察
D、打腹稿
4
“蒙以养正,圣功也。”是对( )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5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为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 )。
A、情感
B、认知
C、态度
D、品德
6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
A、思维过程
B、心理过程
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7
埃里克森认为建立同一感和防止混乱感是哪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
A、6—12岁
B、12—18岁
C、15—17岁
D、20—40岁
8
提出给他一打健康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的代表人物是( )。
A、洛克
B、弗洛伊德
C、荀子
D、华生
9
( )把认知主义的观点引进行为主义的学习联结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理论把学习看成是盲目的、机械的错误观点。
A、完形—顿悟说
B、认知—目的说
C、认知—发现说
D、有意义—接受说
10
( )提出学生掌握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认识发展形式的程序阶段是: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11
新修订的体育法近日颁布,其中,确保体育课不被占、在校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等条款,充分体现了加强青少年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国家意志。体育的重要性早已被17世纪西方教育家( )高呼出来,即“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A、卢梭
B、洛克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
12
契诃夫小说里写过一句话,他说:“甭管大狗小狗,就按上帝给的嗓子叫吧”还有一句艾森豪威尔母亲的名言:“既然你决定不了抓到什么牌,你能做的只有用你手里的牌打下去,并努力打好。”上述观点强调我们需要将( )利用好。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3
杜威有关道德原理和道德教育的专著很多,其中比较集中地探讨道德教育问题的是( )。
A、《道德教育论》
B、《教育中的道德原理》
C、《学校与社会》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4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5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16
按照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的记忆、语言、思维能力属于( )。
A、初级心理机能
B、低级心理机能
C、中级心理机能
D、高级心理机能
17
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18
学习是为了获得教师、家长或同伴的赞许和接纳,这是一种(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19
以下不是遗传作用主要表现的是( )。
A、气质
B、生理成熟
C、性格
D、人种
20
培养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属于对普通中学( )。
A、体育方面要求
B、智育方面要求
C、德育方面要求
D、美育方面要求
21
教育学从独立到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两大对立派系,两派主要针对教学中需要处理的( )关系展开论断。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
B、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
C、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
D、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22
六年级的小刘想做一名作家,语文教师私下对他说:“你语文成绩那么不好,当作家肯定是不合适的”小刘老师的做法违背了( )。
A、尊重学生的发展性
B、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C、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D、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23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有些人坚信只要足够努力,自己就能变得更有能力,这样的人就具有“成长型心智”的特征,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努力或不努力都不会产生什么改变,这样的人则具有“僵固型心智”。上述理论是( )。
A、期望—价值理论
B、自我价值理论
C、自我决定理论
D、目标定向理论
24
根据迁移内容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负迁移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25
关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越好
B、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越差
C、动机水平适中,问题解决效率最好
D、动机水平与问题解决效率无必然关系
1、C2、C3、D4、A5、D6、D7、B8、D9、B10、A11、B12、D13、B14、B15、C16、D17、D18、B19、C20、B21、C22、A23、D24、C25、C
1
本题考查课的结构。一节课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是指课的结构。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C项正确。
A项:课的类型:①根据教学任务可分为传授知识课(新授课)、巩固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和检查知识课(检查课);②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数量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③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片、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与题干不符,排除。
B、D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学记》相关内容。“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均出自《学记》,意思是教育感化人民,形成良好的习俗,一定要从办学入手;治国安民,第一要务就是推行道德教化。这两句论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C项正确。
A项:《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技能的种类。心智技能按内容和概括化程度,可分为一般心智技能和特殊心智技能。特殊心智技能,又称为专门心智技能,在专门领域的认知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技能。默读、心算以及打腹稿等技能便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专门心智技能。D项正确。
A、B两项:均属于操作技能,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一般心智技能,适用于所有认知活动的技能。如观察、记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
本题考查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题干中,“蒙以养正,圣功也。”是对德育的要求。A项正确。
B项: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美育主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本题考查品德的概念。品德,即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D项正确。
A项:情感一般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具体来说,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态度是指对人、事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对家庭其他社会成员的认识、对某种活动的喜爱、有关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6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即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教学过程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性质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发表了许多不同观点,概括起来有下述几种:①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②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③教学过程既是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④教学过程是具有多质性的过程;⑤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
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青年期(12—18岁)的矛盾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角色混乱是指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自己的职责、自己承担的角色,主要表现为不能选择生活角色。B项正确。